1.分年度列出“十二五”期间发生的非煤矿山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情况,其中发生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的起数和死亡人数的情况。(“分年度”是指2010年至2013年6月底,下同)
2.非煤矿山(包括尾矿库)关闭工作情况,并分析存在的问题。
3.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情况及达标情况,并分析存在的问题。
4.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情况,并分析存在的问题。
5.阐述“十二五”期间非煤矿山各相关指标,即事故情况、矿山关闭、安全标准化达标、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和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的目标完成趋势判断、完成进度或拖后的原因、指标预期判断。
二、主要任务及重点工程的执行情况
(一)提高安全生产准入门槛。
1.制定整顿关闭方面的政策和采取的措施(包括非煤矿山最小生产规模和最短服务年限标准等方面)。
2.分年度说明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查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发放情况,并分析存在的问题。
3.在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及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建设,露天矿山实现机械铲装、液压锤二次破碎,尾矿充填、尾矿库一次筑坝等方面制定的政策和采取的措施,以及成效。
4.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等方面采取的措施。
5.制定非煤矿山专业人员配备方面的政策。
6.在推进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方面采取的措施。
(二)推进安全专项整治。
1.在地下矿山、露天矿山、尾矿库、石油天然气开采方面制定的安全专项整治措施。
2.在尾矿库安全隐患治理工程、大型采空区安全隐患治理工程、露天采场边坡及排土场安全隐患治理工程、水害隐患治理工程、油气井安全隐患治理工程等方面所做的重点工程及投资额。
(三)完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法制建设。
1.制定、修订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地方标准的工作情况。
2.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宣传贯彻等方面的工作情况。
3.在打击非法违法生产建设行为方面的工作及成效。
(四)加强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1.本省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工作机制方面的建设情况。
2.在提高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其成效。
3.地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配备监管工作需要的设备设施情况、达标情况及投资金额。
4.安全技术支撑能力(包括技术支撑机构)建设情况,能力达标情况及投资金额。
5.建立联合执法工作机制情况。
6.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情况,分年度说明投资金额。
(五)提高安全生产科技水平。
1.在科技成果推广方面所做的工作及成效。
2.在先进技术与装备研究所做的工作及投资金额。
3.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与装备方面所做的工作及效果。
(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1.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分年度说明投资金额。
2.省、市和大中型企业应急平台建设情况及投资金额。
(七)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
1.在安全生产培训方面所做的工作,分年度说明省、市、县三级监管人员的培训率。
2.分年度说明高危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情况,资格证发放情况。
(八)强化职业危害管理。
1.建立非煤矿山职业危害管理工作机制情况。
2.在加强职业危害防治方面所做的工作。
3.粉尘、高毒物品等主要危害因素监测系统建设情况。
4.分年度说明本省职业危害申报情况。
三、问题及建议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在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落实《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需求、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