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滇中产业新区建设 昆明产业升级转型迎来新机遇

发布日期:2014-07-06 浏览次数:419
面对滇中产业新区建设 昆明产业升级转型迎来新机遇

【导读】伴随滇中产业新区的横空出世,全省面积中最大的托管区域——安宁、嵩明以及官渡大板桥街道办事处全面托管给滇中产业新区成为先行启动区。

在地图上,连线三地,恰是一巨大的折线,描绘出滇中产业新区从“顶层设想”到迈出实质步伐的真实轨迹。 在各界对新区充满期待的同时,不容忽视的另一个事实是:随着“两县一办”的托管,很多产业将在昆明“经济版图”中大幅缩水或彻底消失。无疑,昆明的产业布局和发展将面临不小的挑战,产业结构重新调整势在必行。昆明将如何应对,主动谋划,变挑战为产业升级转型发展的机遇?

    昆明产业遭遇“冲击波”

    作为全省唯一特大型城市,昆明具有高度集中的资源配置优势,强烈的“虹吸现象”不言而喻:2013年,昆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15.31亿元,同比增长12.8%,占滇中地区半壁江山,占全省30%左右。

    而此次托管的安宁、嵩明、大板桥在昆明经济版图中的力量不可小觑。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安宁、嵩明、大板桥三地地区生产总值为376亿元,约占全市总量的10.9%;工业企业211户,约占全市23%;增加值1473亿元,占全市16%。

    除了对GDP的影响,此次托管对昆明产业发展的冲击则更加明显。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托管区在昆明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移交后对支撑性指标的实现、三次产业结构调整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市发改委副调研员陈宗远介绍,这三地位于我市工业发展中圈层,是昆明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烟草、医药、化工、石油炼化等现代制造业的主要布局区,“昆楚工业走廊”和“昆曲工业走廊”的核心连接点。目前,这些产业布局基本成形,移交托管将打破现有的工业布局。

    昆明“8185”产业计划能否实现既定目标?陈宗远的担心不无道理。可以预见的是,托管后,除了石油炼化及配套产业外,黑色冶金及建材产 业、化工产业、能源产业、装备制造业等产业也将大幅缩水:2014年,昆明黑色冶金及建材行业,预计减产330亿元以上,化工产业则预计减产350亿元。

    同样的“马太效应”也在一产(农业)、三产(服务业)显现。以农业为例,2014年昆明农业增加值目标为6%,托管区农业增加值占全市 18%。因滇池治理四退三还,蔬菜、花卉、畜牧业逐渐向周边县区转移,托管后的影响也较大。从某种意义上说,产业结构调整成为托管后昆明面临的核心命题之 一。

    产业升级突围之路

    认识到机遇,才能真正把握和抓住机遇。

    滇中产业新区建设不仅仅是经济和政治概念,也绝不是单纯地进行部分产业和企业的转移,而是一个全方位的合作。

    专家普遍认为,滇中产业新区对整个滇中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从长远看,它将加速滇中地区经济的联合,从而提高云南在西部的竞争力。昆明 和托管三地同属一个经济圈,容易协调,这点是优势。三地托管后,将作为率先突破区域的“引爆点”,带动整个滇中区域发展,区域发展得好,无疑会促进区域内 任何一个地方的发展,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

    昆明该如何应对,主动谋划,变挑战为产业升级转型发展的机遇?令人欣喜的是,一套清晰的发展思路正在形成——继续推进“8185”产业培育提升计划、调整优化全市产业布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三地托管后,首先是全市产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而重中之重是抓住规划这个“牛鼻子”,为昆明产业重新谋篇布局。“结合实际及‘十三五’规划即将启动的契机,昆明眼下正着手《昆明市调整优化产业布局规划》的编制,涉及8个子课题。”陈宗远透露。

    关于规划的具体内容,陈宗远表示,目前还在调研阶段,但总体而言,农业方面将着力拓展农业功能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传统农业向都市型 现代农业转变;工业方面,形成“一心两翼”(以呈贡为中心,宜良、晋宁为东西两翼)工业新布局,大力发展呈贡信息产业园、阳宗海七甸工业园、宜良工业园、 晋宁工业园等相对成熟、交通方便的区域;三产方面将深化商业布局规划,开展重点商业街区改造规划、社区生鲜超市布局规划、地铁轨道沿线商业网点规划等编制 工作。此外,《昆明市“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重新对物流业进行规划,将新的温泉聚集区向宜良县和寻甸县转移,乡村旅游建设向市区周边转移。

“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有望成为今后发展重点,更有可能是昆明调结构的‘突围’之路。”陈宗远说,以改革创新的思路,从项目审批、政策扶持等方面加强 对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多个战略性新型产业培育发展,逐步降低全市工业经济对烟草和资源类行业的依赖度,大力培育 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激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基地建设抑或成为突围之路上的重头戏。

    具体而言,重点培育生物医疗、稀贵及有色金属、红外光电子信息、现代自动化物流等12个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昆明国家 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昆明国家光电子材料及产品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新能源汽车运用”等国家基地建设。

    如何激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陈宗远表示,将锁定创新驱动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另外,在做好“加法”的同时,还要做好“减法”,淘汰那些落后产能、化解产能过剩、转移资源性产能。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的招商引资又该如何见招拆招?陈宗远认为,可以围绕“8185产业培育提升计划”,列出产业配套“清单”, 有针对性地引进缺失链条、补强薄弱链条、提升关键链条,推进产业配套,集中力量引进在产业链构建中起关键作用的旗舰型企业和重大项目,以龙头企业、重大项 目的引进,带动产业突破发展,内培外引,培育一批本土优势成长型、龙头带动型企业。

    只有基于对产业深刻理解上的顺势而为、主动作为,昆明今后的产业发展必然展现盎然的生机与活力,给这座城市、也给整个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选择。

    专家:挑战与机遇并存

    “安宁、嵩明以及官渡大板桥划为先行启动区,对昆明的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巨大,面对这一变化,昆明的机遇大于挑战。”昆明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 员尹峻认为,虽然从短期来看,先行启动区的设立对昆明的财政收支形成一定压力,但随着先行启动区的发展,这一平台将大大提升昆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可支配 财力必然逐步增加,财政压力会逐渐消失;从长远发展来看,在国家“省直管县”的大趋势下,先行启动区的设立,能够为昆明市在思想认识、行动举措方面探索出 有益的路径。

    “先行启动区的设立将成为昆明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尹峻表示,先行启动区能为昆明创造重要发展机遇,在更高层次上促进昆明与国内 乃至东南亚、南亚的区域合作,通过资源整合、产业建设等渠道,增强昆明的吸引力与辐射力,提高昆明干部群众的大局观,更好地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怎样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尹峻认为,昆明必须用好滇中产业新区发展平台,主动积极谋划区域发展,以产业升级转型发展为切入点,强化昆明作为省会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形成良好的发展格局和互动的区域发展良性循环体系,提高昆明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

    具体而言,可以结合滇中产业新区规划布局,科学拟定5个国家级、14个省级开发(度假)园区的发展重点,形成系统化、差异化、系统化的产业 发展架构;以先行启动区设立作为发展契机,近期以打造与滇中产业新区合作发展平台为重点,强化昆明的引导服务功能,促进昆明城市功能、产业集聚功能的全面 提升;中、远期阶段,以能源和交通为突破口,在增强产业发展基础和交通物流网络的基础上,围绕安宁、嵩明以及官渡大板桥片区,设立配套产业建设园区,通过 烟草及配套、冶金、化工、建材、大型数控机床、铁路养护机械设备、光电子、生物产业和医药产业建设,提高区域产业发展的合力和后劲,以此加快昆明由工业化 中期进入后工业化的步伐。(昆明日报 记者李思娴)

点击排行
 
更多>>名企推荐